馬甲子
學名: Paliurus ramosissimus
科別: 鼠李科
常綠灌木,枝具刺,幼枝被銹色絨毛,單葉、互生,葉基3出脈,葉卵至長橢圓形,兩端鈍,鋸齒緣,光滑,下表面灰色,托葉常呈刺狀。
葉子上的刺來自於托葉,所以刺是成對的,鼠李科是薔薇目,薔薇目都有托葉,馬甲子的托葉不一定都會變成刺。
花兩性,雌雄異熟,雄先熟,聚繖花序,花黃綠色,萼片5,呈三角形,被茸毛,花瓣5,呈兜狀,雄蕊5與花瓣對生,子房部份埋於花盤中,花盤很大,蜜特別多,3室,花期 6~8 月。
馬甲子外側有5個花萼,內側雄蕊旁有5個兜狀的構造是雄蕊附屬物(或稱花瓣)。雌雄異熟,雄先熟(下午),雄蕊會直立且與5個附屬物分開,其成熟時間固定且同步。雌熟期(隔天早上),3個柱頭向上伸長,雄蕊與附屬物會一起往下彎曲,如此可避免自交與雌雄蕊互相干擾。
核果,果倒圓錐形,周圍具木栓質翅緣 3 裂。
核果會在水平方向延長出像飛碟般的環狀翅的外觀(水平盤狀),成熟果實基部會脫落如同一個碟子,可以被風吹著跑,所以馬甲子是靠側面的翅膀來進行風力傳播。
馬甲子屬於熱帶物種,分佈在全島低海拔地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大門口直行,三重埔埤旁可見,非常適合觀察。
七月的枝條開滿了花與結成的核果 |
枝條上的刺與葉子托葉成刺狀 |
單葉、互生,葉基3出脈,成對的刺來自於托葉特化 |
聚繖花序,花盤蜜特多,同時吸引授粉者與盜獵者 |
雄熟期(下午),雄蕊會直立與附屬物分開,成熟時間固定且同步 |
雌熟期(隔天早上),柱頭向上,雄蕊與附屬物彎曲向下,避免干擾授粉 |
核果,靠側面環狀翅來進行風力傳播 |
成熟果實基部會脫落如同一個碟子 |
圖文:林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