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生態志工園地


園區保護區 - 喬木 - 森氏紅淡比

森氏紅淡比


學名: Cleyera japonica var. morii

科別: 五列木科


Cleyera 紅淡比屬

 

    常綠喬木,為台灣特有變種。樹高可達6m以上,主幹直立體挺拔,小枝柔軟斜伸或略下垂。生長於台灣北部低、中海拔山區。夏季開花,結果期於秋季。

 

葉:互生,倒卵形葉先端鈍或銳尖,革質全緣,葉色深綠,新葉紅色。

花:兩性花,黃白色,腋生於葉下方。花萼 5 枚,花瓣 5 枚。雄蕊多數,花藥橘紅色;雌蕊花柱挺出於雄蕊外。屬於開放花,於雌雄蕊中間有蜜腺分泌花蜜,並散發特殊氣味,吸引各式昆蟲覓食為其授粉。其特殊風味的蜂蜜,也提供人類享用。

果:漿果,由綠色轉為成熟時的黑色。

 

乍看森氏紅淡比葉子容易誤認為榕樹(正榕),兩者如何區分呢?

1、榕樹(正榕):桑科榕屬,此屬植物的三大特徵-乳汁、榕果和托葉遺痕。另外,嫩葉為綠色,有氣生根。

2、森氏紅淡比:五列木科紅淡比屬,開黃白色花朵,嫩葉呈紅色。

 

    紅淡比的日文是「榊」,讀音是Sakaki,意思是神所喜歡的樹木。紅淡比屬的植物,在日本自古就用於神事,認為可讓天神憑依,用來作法事或供奉於神棚中,因此常栽培於神社的庭園中。森氏紅淡比則是紅淡比特產於臺灣的變種,森氏則是紀念日本人類學者森丑之助(1877~1926)。

細灰蝶在產卵(圖:蔡德輝)

森氏紅淡比

森氏紅淡比花柱頭單一,雄蕊眾多

森氏紅淡比花柱頭單一,雄蕊眾多

森氏紅淡比葉互生,革質;葉形與榕樹接近

森氏紅淡比葉互生,革質;葉形與榕樹接近

森氏紅淡比新葉常呈紅色

森氏紅淡比新葉常呈紅色


圖: 蔡德輝  文: C.C.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