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香
學名: Liquidambar formosana
科別: 蕈樹科(楓香科)
Liquidambar 楓香屬
楓香的模式標本採自於臺灣,於1864年由英國皇家邱植物園(Kew)的採集家奧德漢(Oldham, Richard)在淡水採集,並將大部份標本送往邱園,另一部份送往大英博物館,交由植物學家進行研究,正式學名由亨利·弗萊徹·漢斯(Hance)賦予,在1866年發表於法國自然科學年報,一直沿用至今,目前模式標本存放於大英博物館中。
楓香屬的屬名Liquidambar,liquidus是液體的、ambar為琥珀,意指此屬植物會分泌樹脂。樹脂具有抗菌功能,其成分包含松香及萜烯類化合物,樹皮受傷後會流出液狀的樹脂,當具特殊香氣的萜烯類化合物揮發後,會剩下固態的松香(形成化石後即為琥珀),因其抗菌功能,有些蜜蜂、螞蟻會將其帶回巢穴利用。而楓香樹脂帶有什麼樣的香氣呢?試試看,只需搓揉葉片,就可以聞得到喔!
楓香因長得像楓樹,且有香氣,此為其名稱由來。是一種落葉大喬木,樹形呈圓錐狀,最高可達40公尺。老樹皮呈灰褐色,粗糙而厚,有淺縱向溝裂。
葉:單葉互生,葉片無毛3裂,少數5-7裂,托葉早落。
花: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短總狀叢生,雌花序為球形頭狀花。
果:聚合果球形,木質。
楓香樹的枝幹可採集樹脂製做線香,亦可作為培植香菇的段木,其色彩繽紛的楓葉與優美樹型,常被用來做為庭園盆景和行道樹。而以楓葉葉子為唯一寄主植物的蛾有楓小天蛾、楓香尾夜蛾、台灣長尾水青蛾。
樹葉為什麼會變色呢?
一般植物體內的主要包含的色素有葉綠素(綠色)、葉黃素(黃色)、胡蘿蔔素(橙紅色)和花青素(酸性下呈紅色),而植物體內的色素變化主導了葉子的變色。影響樹葉變色的外部因素是氣候條件,當溫度急速下降、日夜溫差大時,葉片的葉綠素已大部分被破壞分解,此時的氣候條件有助於葉內的葡萄糖和葉黃素生成花青素。當綠色褪去,此時葉子就會顯露出其他色素的顏色,例如類胡蘿蔔素及花青素,就會呈現各種深淺不一的橘紅色楓葉。
但台灣地處亞熱帶,秋季落葉前平地氣溫仍高, 當第一次寒流來襲時, 葉綠素還來不及分解,花青素形成不多,樹體卻已分泌離層酸, 促使樹葉掉落, 所以台灣平地不容易見到楓紅落葉飄落的景象。
楓香是楓樹嗎?
雖然秋天都會有紅葉,葉子看起來很像,卻是不同科的植物喔!
楓香:蕈樹科 楓香屬(Liquidambar),葉互生、球形聚合果。
青楓:無患子科 楓屬(Acer,通稱楓樹),葉對生、翅果。
楓香 |
楓香葉子 |
楓香新葉與果實 |
楓香的球形聚合果 |
圖: 蔡德輝 文: C.C.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