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絲桃
學名: Hypericum formosanum
科別: 金絲桃科
小灌木,成熟枝條紅褐色,圓形柔軟,小枝常平伸或下垂。單葉對生,卵形至橢圓形,全緣無柄,網紋極不明顯,腺體除葉背葉緣外,少或不明顯。
腺體與腺點只有大小的差異,習慣上肉眼可見的稱為腺體或樹脂腺,須借助工具才可見的稱為腺點,腺體與腺點也沒有明顯的界限,只要有能力分泌的構造都稱為腺,若不知道它分泌何物,就稱它腺體,若知道它分泌什麼,就稱它為蜜腺、樹脂腺‥等。腺體主要成份都是樹脂,樹脂是植物身上最常見的防禦方式,昆蟲吃植物葉片,一般會從葉緣開始吃,所以腺點僅葉緣有分佈。
花1-3朵頂生或腋生,雄蕊多數,宿存花萼5,金黃色花瓣5,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單一,花期5-6月,花開在枝條前端6個節上。
蒴果卵形,內含多數細小種子,花柱宿存,成熟時暗紅褐色,特有種,僅分佈在北部及東北部1000公尺以下低海拔地區河岸或岩岸。
果實分成肉質的與乾質的,肉質的稱為核果與漿果,乾質不會裂的稱為瘦果,多心皮開裂稱為蒴果,植物只有在授粉與果實傳播時,才能感受植物有移動,尤其是果實,台灣金絲桃生長在岩石或河岸開闊地,其小枝條平展或下垂,有利於風力的傳播。
野外植株,生長在岩壁上,枝條下垂 |
院區植株,小灌木,小枝條平展 |
嫩枝條綠色,成熟枝條轉為紅褐色 |
單葉對生,卵形至橢圓形,全緣無柄,網紋極不明顯 |
腺體除葉背葉緣外,少或不明顯 |
花1-3朵頂生或腋生,雄蕊多數 |
花開在枝條前端6個節上,蒴果數目較少 |
多心皮開裂稱為蒴果 |
圖文:林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