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生態志工園地


院區森林步道 - 喬木 - 小葉桑

小葉桑


學名: Morus australis

科別: 桑科


臺灣原生種的小葉桑,與中國南方養蠶常栽種的桑(Morus alba L.)是不一樣的植物,不過蠶寶寶都會吃得很高興。

小葉桑為落葉小喬木或大灌木,樹皮灰褐色,佈滿通氣性的黃褐色皮目,枝幹折斷處會流出白乳狀液汁;葉互生,有柄,葉子形狀變化大,葉緣有鋸齒有時裂有時不裂,表面粗糙;雌雄異株,雄花為下垂的葇荑花序,白綠色,雌花花序下垂或斜上,橢圓形,無花瓣;果實為「桑椹」的聚合果,由紅而變成紫黑色方成熟才有甜味。

莖皮纖維可造紙和編製繩索的材料,葉可養蠶,嫩葉可煎蛋、煮湯、裹麵粉漿油炸,果實可生食或製成果醬。黃領蛺蝶幼蟲的食草。

目前世界各國栽培的桑品種,多達1,000餘種,台灣的桑品種,於苗栗公館與大湖的農改場約有126種,用於養蠶抽絲。小葉桑與桑樹的區別,從葉子來看,小葉桑的葉子表面比較粗糙,桑樹的葉面比較光滑油亮。較明顯的差異是果實,桑樹的果實比小葉桑大上一號。

臺灣民間普遍有「屋前不栽桑,屋後不插柳」的說法,「桑」與「喪」同音,宅前栽桑會喪事在前,柳樹不結籽,屋後植柳就會沒有男孩的後代,同時也指「後柳(溜)會跑光家中的財氣。

小葉桑植株

小葉桑植株

小葉桑植株

小葉桑植株

小葉桑植株

小葉桑植株

小葉桑枝幹

小葉桑枝幹

裂缺的小葉桑葉片

裂缺的小葉桑葉片

無裂缺的小葉桑葉片

無裂缺的小葉桑葉片

小葉桑葉片正面

小葉桑葉片正面

小葉桑葉片背面

小葉桑葉片背面

小葉桑雌蕊    (陳宗憲 攝)

小葉桑雌蕊  

(陳宗憲 攝)

小葉桑雌蕊  (蔡德輝 攝)

小葉桑雌蕊  (蔡德輝 攝)

小葉桑雄蕊  (蔡德輝 攝)

小葉桑雄蕊  (蔡德輝 攝)

小葉桑雄蕊吐煙圈  (陳宗憲 攝)

小葉桑雄蕊吐煙圈  (陳宗憲 攝)

小葉桑雄蕊釋放花粉  (蔡德輝 攝)

小葉桑雄蕊釋放花粉  (蔡德輝 攝)

小葉桑未熟果

小葉桑未熟果與熟果

小葉桑未熟果與熟果

小葉桑與野家蠶

小葉桑與野家蠶 (陳宗憲 攝)

小葉桑與荔枝椿象

小葉桑與荔枝椿象


圖文:游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