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苳
學名: Bischofia javanica
科別: 葉下珠科
台灣原生種,常綠喬木,生性強健,生長快速。老樹幹具有瘤狀突起,樹皮茶褐色粗糙不平,有片屑狀剝落;三出複葉,葉互生,總柄長,葉紙質,葉緣有鈍鋸齒;雌雄異株,初春開花,單性花,圓錐花序,花甚小,無花瓣,黃綠色,花具香味及花蜜,屬蟲媒花,;漿果球型,茶褐色,成串不開裂,像串串小龍眼掛樹上,花期1-3月,果期在8-9月。
茄苳葉塞入雞腹中可製作茄苳雞料理;果實可醃漬食用,也是鳥類重要的食物來源;樹液也可當天然染料;葉曬乾可代茶用。茄苳木材紋理細密,呈紅色,十分堅硬,可製作木器家具、建築、車輪、造船、農具、枕木等。
樟樹、榕樹、茄苳、楓香為台灣低海拔的長壽老樹種,茄苳樹型寬廣,枝葉茂密,張大著樹傘庇蔭著人們,在鄉間常受人們膜拜,非常具鄉土色彩,在台灣還不少的地方以「茄苳」作為地名。
寄主昆蟲有鳳斑蛾、青黃枯葉蛾、三點斑刺娥。
台灣原生種,常綠喬木 |
漿果球型,茶褐色 |
三出複葉,葉互生 |
茄苳核果-圓形,熟時褐色 |
茄苳羽狀複葉(通常3出,偶見5葉者)。 |
茄苳葉背 |
花單性,雌雄異株;腋生圓錐花序。(雄花序)。 |
茄冬雌花花序-萼片早落 |
茄苳斑蛾幼蟲寄主植物茄苳,體背紅色具肉質的棘突 |
文圖: 林純如 徐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