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生態志工園地


園區保護區 - 水生植物 - 荸薺

荸薺


學名: Eleocharis dulcis var. dulcis

科別: 莎草科


荸薺台灣原生物種,淡水陸生的溼地植物,中南部潮溼地常見。

荸薺台灣原生物種,淡水陸生的溼地挺水植物。

荸薺台灣原生物種,淡水陸生的溼地挺水植物。 陳宗憲攝

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的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的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多年生宿根性水草,莖圓柱形,中空,內具橫膜,表面綠色光滑。有長走莖;地上莖叢生,高 45~ 100 公分,圓柱形,葉的基部葉鞘長 3~20 公分,葉片退化成薄膜質,略帶紅棕色,口緣截形。在冬天會進入休眠期,地上部分會枯萎,但地下的莖仍然存活,春天重新再長出新的地上莖。葉片退化成薄膜質,口緣截形。

荸薺有長走莖;地上莖叢生,常長成一片。

荸薺有長走莖;地上莖叢生,常長成一片。

冬天會進入 休眠,地上莖部分會枯萎。

冬天會進入 休眠,地上莖部分會枯萎。

荸薺莖圓柱形,中空。

荸薺莖圓柱形,中空。

片退化成薄膜質,口緣截形。

葉片退化成薄膜質,口緣截形。

 

花穗狀花序頂生,小穗單生,圓柱形,淡綠色;花細小多數,呈螺旋覆瓦狀排列。子房上位,柱頭 2~3 岔。風媒花。

荸薺退化的葉片成薄膜質,略帶紅棕色。

花序呈螺旋覆瓦狀排列。蔡德輝攝

觀察到雌花先開再開雄花。陳宗憲攝

荸薺的莖中空,內部有氣室。這些氣室有助於植物在水生環境中保持浮力和通氣,這對於水生植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徵。氣室能夠幫助荸薺在水中保持浮力,浮力使得荸薺能夠在水面上生長,獲得充足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中空的莖結構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力,使得荸薺能夠在水中或泥濘的環境中保持直立,適應水生環境。

荸薺的莖中空,內部有氣室,在水生環境中保持浮力和通氣。

莖中空,內部有氣室,在水生能保持浮力和通氣。蔡德輝攝

荸薺的莖中空,內部可以看見清楚的橫膜,莖表面綠色光滑。

莖中空,內部可以看見清楚的橫膜,莖表面綠色光滑。

荸薺的小堅果闊卵形,秋天開花,冬天結果。

生態池南側岸邊有不少荸薺的植群分布。荸薺有長走莖,植群常叢生在一起;掩蔽性高,仔細觀察常可發現有鳥類隱藏其中。蜻蜓很喜歡停棲在地上直立莖的最頂端,休息或伺機捕捉獵物。

荸薺直立莖的頂端,吸引蜻蜓停棲休息或尋覓獵物。

荸薺直立莖的頂端,吸引蜻蜓停棲休息或尋覓獵物。

台灣最美的蜻蜓之一的三角蜻蜓,也選了個好位置等待。

台灣最美蜻蜓之一的三角蜻蜓,也選了個好位置。

複眼寶藍色的粗腰蜻蜓雄蟲,停棲在荸薺上伺機而動。

複眼寶藍色的粗腰蜻蜓雄蟲,停在荸薺上伺機而動。蔡德輝攝

粗鉤蜻蜓停在荸薺直立莖的頂端,不知是在休息?或搜尋獵物?

粗鉤蜻蜓停在直立莖的頂端,是在休息或搜尋獵物?蔡德輝攝

荸薺叢也是鳥類喜歡築巢,棲息的地方;兩位達人老師都在其中發現的嬌客。

荸薺叢生,圖中有褐頭鷦鶯在叢生的荸薺叢裡築巢。

圖中有褐頭鷦鶯在叢生的荸薺叢裡築巢。陳宗憲攝

生性隱蔽的黃小鷺,也躲藏在叢生的荸薺植群內。

生性隱蔽的黃小鷺,躲藏在叢生的荸薺植群內。蔡德輝攝


圖文:李成華

✎︎ 相關生態觀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