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油點草
學名: Tricyrtis formosana
科別: 百合科
臺灣油點草(學名:Tricyrtis formosana)為百合科(Liliaceae)油點草屬 (Tricyrtis)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竹葉草、黑點草、石水蓮、金尾蝶等名。生長於中低海拔潮濕地方。新葉有深色圓點,花朵有紫紅色斑點。分佈臺灣油點草分佈於臺灣全島,為極常見之油點草屬物種。
名稱由來:拉丁學名中,屬名Tricyrtis是由希臘文tri-(三)及kyrtos(穴)合併而成,種小名formosana指臺灣(福爾摩沙),因模式標本採集自臺灣。
油點草的名字有說是來自新生葉片上油漬狀斑點,亦有說法是因為花柱上有密集腺體。
莖呈彎曲,高約30~80公分,單葉互生,葉形從倒卵形至寬闊披針形,葉基漸窄或鞘狀,葉尖銳尖,葉緣全緣,疏被纖毛,葉面光滑,亮綠色,葉背葉脈披毛,在新生葉片常帶有墨綠至黑色圓形斑點,老葉後或光照較強生育環境下斑點會褪去。
花數朵的繖房花序,頂生多分枝(蔡德輝攝) |
新生葉片常帶有墨綠至黑色圓形斑點 |
花數朵的繖房花序,頂生多分枝,稍披毛,花從花梗基部向上開放,紫白色花朵為開展的喇叭狀,花被片內側佈滿紫紅斑點,花被片六枚,雄蕊6枚,雌蕊上有紫紅色斑點及腺體,柱頭三分岔,末端再二岔,心皮3枚合生成3室。
花瓣外輪三枚較寬、另三枚較窄,且在花的基部有非常特別的戽斗下巴的花距,這個戽斗其實是花瓣增生出來的儲存空間,用來存放花蜜,引誘昆蟲來協助異花授粉的。
花的基部有特別的戽斗(蔡德輝攝) |
戽斗是花瓣增生出來的儲存空間,用來存放花蜜,引誘昆蟲來協助異花授粉的。 |
臺灣油點草的花總是吸引許多昆蟲來吸花蜜,也會引來食蟲的獵食者。
蔡德輝攝 |
|
圖文: 李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