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生態志工園地


園區開放綠地 - 灌木 - 白毛臭牡丹

白毛臭牡丹


學名: Clerodendrum canescens

科別: 唇形科


白毛臭牡丹已經在中研院的森林步道上消失了!!

白毛臭牡丹為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山麓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略呈四稜形且密被灰白色茸毛。葉為單葉對生,廣卵形或心形,先端尖,葉緣稀疏鋸齒緣,葉兩面,皆被白色柔毛。    花多數,聚繖花序密集成頭狀,頂生;苞片葉狀,長橢圓形;花萼鐘形深綠色,先端5深裂,裂片卵形或闊卵形;花冠白色,被柔毛,雄蕊 4 枚伸出花冠筒外;雌蕊柱頭呈2叉。花凋謝後,萼片逐漸轉變為紅色,夏、秋季開花。果實為綠色球形核果,熟果深藍色或黑色,漿汁多,被紅色宿存萼片包圍著。

葉為單葉對生,廣卵形或心形,先端尖,葉緣稀疏鋸齒緣,葉兩面皆被白色柔毛

葉為單葉對生,廣卵形或心形,先端尖,葉緣稀疏鋸齒緣,葉兩面皆被白色柔毛

花多數,聚繖花序密集成頭狀,頂生

花多數,聚繖花序密集成頭狀,頂生

花冠白色,被柔毛

白毛臭牡丹-頂生的聚繖花序密生灰白色毛茸

白毛臭牡丹-頂生的聚繖花序密生灰白色毛茸

白毛臭牡丹初開-雄蕊 4 枚-雌蕊一枚-花萼五深裂

白毛臭牡丹初開-雄蕊 4 枚-雌蕊一枚-花萼五深裂

雄蕊著生冠筒內-挺出花冠外-花絲線形

雄蕊著生冠筒內-挺出花冠外-花絲線形

白毛臭牡丹花序-呈頂生的聚繖花序排列

熟果深藍色或黑色,漿汁多,被紅色宿存萼片包圍著

熟果深藍色或黑色,漿汁多,被紅色宿存萼片包圍著

白毛臭牡丹核果-熟時外果皮呈深藍色或黑色-成熟後突然裂為 4 分核

核果熟時外果皮呈深藍色或黑色-成熟後突然裂為 4 分核


圖文:中研院生態志工隊

✎︎ 相關生態觀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