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生態志工園地


園區開放綠地 - 灌木 - 台灣山桂花

台灣山桂花


學名: Maesa perlaria var. formosana

科別: 報春花科


台灣山桂花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林緣的半遮蔭環境,為常綠性灌木。冬季會開密集白色小花如桂花般,故名山桂花。

株高可達 3 公尺,全株光滑無毛,樹皮有白斑皮孔,枝條細長且多分枝;葉長橢圓形、紙質、單葉互生,中肋凹下,葉緣疏鋸齒緣;花腋生,呈圓錐狀花序或總狀花序,花冠鐘形五裂,如車輪狀;果實為球形漿果,綠色,花萼宿存,成熟的果實為白色、光滑,底部有凸出的明顯肚臍。

臺灣山桂花能耐陰、抗濕、耐貧脊的土壤,適用於公園、庭園作為綠籬美化環境,亦可種植於河岸週邊固土護岸,作為水土保持的植種。葉片為埔里波紋小灰蝶幼蟲的食草,亦常發現棕長頸捲葉象鼻蟲於葉片製作蟲巢,水梨味道果實為鳥類喜歡的食物;此外,台灣山桂花常會有不自然膨大的枝條,仔細看膨大的枝條,若有許多圓圓的小孔,就表示昆蟲已經羽化飛出去了。另外,台灣山桂花莖葉曬乾後也可以煎製成紫紅色汁液的染料,可以製作好看、不易退色的天然染布飾

台灣原生的山桂花屬植物有四種,分布最廣於中低海拔山區,喜歡生長在半遮蔭步道旁的台灣山桂花,葉近膜質,葉脈明顯,花為短筒,裂片為花冠筒1/2長,果「臍」明顯;山桂花(Maesa japonica),喜歡生長在森林中,海拔比臺灣山桂花高一點,但常混生!爬山時常會先看到臺灣山桂花,往上爬才會開始出現日本山桂花,植株半蔓性,葉革質,疏鋸齒緣,葉脈較不明顯,花冠筒長,裂片僅及筒長之1/5,果實底部沒有凸出的明顯肚臍;鯽魚膽(Maesa perlarius)分佈在南部低海拔山區,小枝、葉下表面、花序及果均明顯被毛;蘭嶼山桂花 (Maesa lanyuensis) ,在蘭嶼看到類似山桂花屬的植物,直立灌木;莖及幼莖光滑。葉紙質或近革質,倒卵至橢圓形,先端圓、鈍至漸尖,兩面光滑,具縱長網脈與側脈平行。花冠筒狀與裂片近等長,就是它了。

台灣山桂花

台灣山桂花 (蔡德輝 攝)

台灣山桂花的花

台灣山桂花的花 (蔡德輝 攝)

台灣山桂花的果實

台灣山桂花的果實 (蔡德輝 攝)

台灣山桂花與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台灣山桂花與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蔡德輝 攝)

台灣山桂花與小白紋毒蛾

台灣山桂花與小白紋毒蛾 (蔡德輝 攝)

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棕長頸捲葉象鼻蟲 (蔡德輝 攝)

1.山桂花、2.台灣山桂花、3.鯽魚膽、4.蘭嶼山桂花

1.山桂花、2.台灣山桂花、

3.鯽魚膽、4.蘭嶼山桂花

台灣山桂花有凸臍的果實

台灣山桂花有凸臍的果實

毛的鯽魚膽細枝與花

被毛的鯽魚膽細枝與花

台灣山桂花與乳蟹蛛

台灣山桂花與乳蟹蛛


圖文:游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