椬梧
學名: Elaeagnus oldhamii
科別: 胡頹子科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幼枝銀白色,具刺,刺粗壯,單葉、互生或叢生,全緣,葉紙質,倒卵形,先端鈍、圓或微凹,鱗片多呈銀白色,無托葉。
星狀毛數量多稱為盾狀鱗片,椬梧葉背有盾狀鱗片(氣孔所在位置)較多,葉面則較少。植物要行光合作用,氣孔必須張開,這是植物水份流失最多的地方,很多植物會準備很多星狀毛,把氣孔蓋著,就如同穿衣服一樣,可以呼吸也可以防止水份流失,星狀毛不是保暖而是防止水份流失。植物有毛可以形成隔絕層,防止水份流失,星狀毛的覆蓋效果比單一毛好,擁有星狀毛的物種會比較耐旱,熱帶植物出現星狀毛的比例會愈高。
繖形狀總狀花序,花白或黃色,花被成筒狀,4裂,雄蕊4與花被筒合生,1-3朵簇生於長枝葉腋及短枝上,花序有苞片,子房1室。花期 11~12 月,果期隔年 2~3 月。
胡頹子科的花瓣退化,花萼成筒狀,剛開花時呈白色,老的會轉黃,晚上開花,香氣最香,雄蕊從交界處長出來的(不是底部),中央有一個柱頭。
核果,果球形,成熟時呈紅色,核果的肉質來自花托筒的下半截,果實酸甜可口,是很好的野外求生植物。
椬梧的枝條軟且萌芽力強,有刺且耐修剪,加上銀灰色葉片,為良好的綠籬景觀植物。生技園區大門口直行,三重埔埤旁有整片可觀察。
枝條多數,小枝斜上或下垂,有時蔓長 |
單葉、先端鈍,無托葉,鱗片呈銀白色 |
枝上有特化枝條形成刺,用來依附 |
葉背多盾狀鱗片,此為氣孔所在位置 |
花白或黃色,花被筒狀與雄蕊合生 |
核果,肉質來自花托筒的下半截 |
褐斑毒蛾幼蟲(圖:蔡德輝) |
果實酸甜可口(圖:蔡德輝) |
圖文: 林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