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生態志工園地


園區開放綠地 - 喬木 - 山豬肝

山豬肝


學名: Symplocos theophrastifolia

科別: 灰木科


山豬肝分布台灣低、中海拔山地叢林內,常綠喬木。因嫩葉紫紅色,很像豬肝的顏色,所以稱為山豬肝。
山豬肝樹枝細長,幼枝有褐色伏毛。葉為單葉互生,革質,葉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葉面光滑,葉背灰綠色至略粉白色,葉緣有腺點狀鋸齒,先端尖,基部楔形,側脈 7~8對,葉柄短。
花小且多,腋生、穗狀花序呈圓錐狀排列;苞片小,卵形;花萼 5 裂,裂片闊三角形,被茸毛;花冠乳白色,深 5 裂,裂片長橢圓形。果實為壺形核果,熟果暗紫色,先端有宿存的花萼。

山豬肝新葉初發時呈豬肝色

山豬肝新葉初發時呈豬肝色

山豬肝上群聚的臺灣茶蠶蛾

山豬肝上群聚的臺灣茶蠶蛾

山豬肝老葉狹橢圓形革質

山豬肝老葉狹橢圓形革質

山豬肝花雄蕊多數,柱頭單一

山豬肝植株

山豬肝植株

灰木科山豬肝-花序穗狀-基部分枝

灰木科山豬肝,花序穗狀,基部分枝


圖文:中研院生態志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