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陳宗憲
2014/05
被有義老師說中了,山龍眼和銀樺一樣在夜間開花,也可能有secondary pollen presentation 的現像。按照有義老師的說法,花剛打開時是雄熟期,花粉由花被移到柱頭上但不會受精,等昆蟲再將花粉傳到進入雌熟期的柱頭上才會完成受精。
26日晚上近七點有場雷雨,雨停後約八點去到山龍眼樹下時,看到該開的花已經全數打開,花上有吸蜜的蛾和甲蟲。由照片上可看到魔目夜蛾周邊的柱頭較小而光滑,是已進入雌熟期,最下方的柱頭外包有花粉,是剛開完花進入雄熟期。
魔目夜蛾吸食山龍眼的花蜜
第二天,傍晚五點半就到樹下,已經看到有蟹蛛躲在花序內。六點後,漸漸有甲蟲如蟑螂、金龜子、和花天牛出現。 約六點五十分,看到第一朵花開。因為擔心像穗花棋盤腳一樣,花在傍晚就開始打開,我沒多久就打開手電筒檢查。結果開出的零星幾朵花都在背光的山坡旁,無法照相。
開花受到光線的抑制,到我離開後才順利開花。
第三天,晚上繼續去餵蚊子,到六點五十分後才打開手電筒。剛逮到竅門拍到兩朵花的開花過程後,雷雨開始了。
花的打開似乎和昆蟲無關,而是由光線控制。照片上是其中一朵花的打開過程,拍照要領在掌握剛開口的階段。由照片上可大致看出山龍眼有四個花藥,包緊了柱頭,形成了一個功能上的雄蕊。 被片打開向外翻後,可想像極短的花絲斷裂,而後被片加速翻捲到花的基部。這個階段需要攝影機才能完整記錄。
山龍眼開花過程,D圖上箭頭所指的小突起不確定是不是被片上殘留的花絲。
已經商請鄒稚華老師幫忙檢視花的構造,加以證實這種說法的正確性。(鄒稚華老師的解剖工作還沒完成。)
2014年7月7日,今天才有時間向鄒稚華老師請教。
她在檢視快要開的花的形態後,確定花絲由花托基部就貼著花被內部延伸到頂端的花藥(用鑷子可分開花絲和花被),而不是如一些資料所記述的花絲很短。如果用鑷子由花被基部向頂端撥開,可分出四片被片在頂端內側各連著帶有花粉的花藥,和光滑的柱頭很容易分離。
由所附的照片看來,
圖B-- 是花被(最外層)開始打開。
圖C-- 是花被內側的花藥(花被往內一層)開始和花粉脫離,花粉留在柱頭上。
花藥是在面對柱頭的那一面縱裂。
圖D-- 是花被連著空的花藥一起迅速反捲。
因為難進一步觀察花朵迅速打開的過程,合理的猜測是,花藥本來和柱頭一起伸長,到了快開花時,花柱伸長速度超過花絲,頂開花被,卻讓花粉留在柱頭上。